监视居住的涵义和法律规定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6-16 浏览:815

监视居住的涵义和法律规定

“监视”一词的含义是指从旁注视以便发觉不利于自己方面的活动:“居住一词的含义是指较长时间地住在一个地方。有长期居住和短期居住两种现象。

“监视居住是《刑诉法》中设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责令其在指定的区域或住处,设专人或不设专人监视其活动,以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国家赋予公检法三家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种特殊权力。

监视居住的范围:《刑诉法》第51条、第60条、第65条、第69条、第74条作了明确规定。

监视居住的期限:《刑诉法》第58条规定“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被监视居住人员应遵守的纪律:《刑诉法》第57条作了规定。

公检法三家具体使用方法:监视居住由作出决定的机关开具“监视居住决定书”和“监视居住委托书”,发往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地派出所,委托对其执行监视居住,没有固定住处的,由公安机关指定地点或住处。

在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所〈住所、住处、居所、居住场所等都是同一概念〉往往不是“单身居住,而是“混合居住。就监视居住这一刑事强制措施而言,就涉及到“单身居住、“混合居住和“第三人”三个名词。

所谓“单身居住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独身居住的住所,不跟第三人居住在一起;

所谓“混合居住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跟第三人居住在同一住所,如“中心家庭”或“核心家庭”〈目前我国把家庭成员只有父母子女的称之为‘中心家庭’或‘核心家庭’〉、单位集体宿舍、与他人合租的住所,享用公共设施等。

所谓“第三人”是指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在一起的其他人员。如配偶、子女、父母、同事、朋友等。据某市公安机关对近三年内办理的监视居住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只有百分之五的监视居住人员是“单身居住,其余都是“混合居住。

关于监视居住的涵义和法律规定的相关刑事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没收财产的相关法律规定

取保候审的期限法律规定

取保候审的期限法律规定

解除取保候审的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