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的申请】侦查阶段律师申请取保候审问题咨询
网友提问:
侦查阶段律师申请取保候审问题咨询
律师回答: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有人认为,只要花钱请律师,律师律师就能把人保出来。这是一个误解。
律师没有权利为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律师只有权利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律师申请就有用吗刑法专业委员会的专业律师讨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律师申请取保候审没有一个得到答复的。侦查机关根本不理睬律师的申请。
取保候审需要一定的条件。只要达到法定条件的,不用申请侦查机关也要通知家属取保候审。
我遇到的被取保候审的情况有:
妇女怀孕的。
犯罪嫌疑人患有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
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情节轻微的。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犯罪的。
打架致人轻伤,主动治疗、积极赔偿的。
拘留期限届满,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
律师作无罪辩护,法院采信了律师意见,检察院撤诉不得不放人的,放人时还要办一个取保候审,给检察院留个面子。连刘晓庆释放时都是办了取保候审的。刘晓庆一释放就出去拍电影了,检察院也没有在找过她。
赵金贞贪污案,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期2年执行。判决后立即释放。赵金贞不服上诉,二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发回重审。重审期间不应当对赵金贞逮捕,因此办了取保候审。
我在会见T.S时,不能不向他讲明中国法律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也不能让他误解律师可以把他保出来,所以只能说:“如果对你超期羁押没有合法手续,我将为你申请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人必须保证随传随到。家在外地的人不能办取保候审,家在外国的T,S就更不能办取保候审了。
相关法律常识: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保释制度目前已为许多国家所采纳,我国于1996年修订刑事诉讼法时亦也明确规定了取保候审制度。保释制度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的采用,就在于它自身的优越性。
第一,保释制度具有重要的权利保障功能。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羁押固然有利于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但同时也要看到羁押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手段,它会造成对人权的严重侵害,因而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制度。
第二,保释制度的另一优点在于对国家资源的节约。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看管,要求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保证,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把有限的办案经费大量投入到看守所的建设上,并不是一个最优的资金配置选择。
第三,大量的犯罪嫌疑人审前被集中羁押在一起,势必会造成犯罪习性的交叉感染,那些主观恶性小、甚至可能是原本无辜的犯罪嫌疑人,因处于和累犯、惯犯一同羁押的环境中而潜移默化地发生思想改变,这无疑是与教育改造的初衷相背道而驰。
变更和撤销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这一规定即意味着,法
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有对已经采取的强制措施的决定进行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力。我们认为,这是适应案件的不同进展情况而作出的变通规定。应当说,这一规定是比较合适的。取保候审撤销或者变更的表述方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不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
发现采取取保候审决定不当的。
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的。
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审结的。
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宣告缓刑以及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
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期间,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已被逮捕的被告人,因进行司法鉴定而尚未审结的案件,法律规定的期限届满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取保候审的被保证人或者说是保证对象,既然保证对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义,当然也应当予以撤销。
保证人死亡、重伤或者出现其他丧失保证能力情形的。保证人是取保候审的义务主体,保证人资格的存在以其具有保证能力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或者丧失了保证能力,保证义务的履行就成为事实上的不可能,取保候审也就随之应当予以变更。
公安机关提请逮捕以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案件需要复议、复核的,或者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关于侦查阶段律师申请取保候审问题咨的相关刑事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刑事律师